中文 | English
订货电话
400-1683301
800-8283301
电话订货时间:
工作日9:00-17:00
订货邮件
order@beyotime.com
订货QQ
4001683301
微信在线咨询
订单下载
碧云天订单.xls
多肽与蛋白> 酶及活性检测> 酶活性检测
酸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
产品编号: P0326
产品包装:120次
选择包装
价格: ¥ 318.00
产品简介
使用说明
产品文件
相关产品
相关论文
产品问答
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产品包装 产品价格
P0326 酸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 120次 318.00元

碧云天生产的酸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(Acid Phosphatase Assay Kit)是一种用于快速、便捷地检测细胞或组织样品的裂解或匀浆产物的上清液、血浆、血清、尿液等样品中内源性的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试剂盒。
酸性磷酸酶(Acid Phosphatase),也称酸性磷酸酯酶,是一种在溶酶体中含量较高的酸性水解酶,被认为是鉴定溶酶体亚细
胞组分的标志物。酸性磷酸酶是一个蛋白家族,哺乳动物中其分子量从18kD到100kD不等。酸性磷酸酶分为两类,一类为酒石酸盐敏感型,一类为氟离子敏感型。溶酶体中的酸性磷酸酶为酒石酸盐敏感型,而红细胞和巨噬细胞中的酸性磷酸酶为氟离子敏感型。
血浆中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范围在2-7.9U/L,血清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范围在2.5-11.7U/L。精液(semen)中含有高浓度的酸性磷酸酯酶,活力可以达到87-436KU/L。
本试剂盒可以检测细胞或组织样品的裂解或匀浆产物的上清液、血浆、血清、尿液或纯化的酶样品等中的酸性磷酸酶活性。
Para-nitrophenyl phosphate (pNPP)是一种常用的磷酸酶显色底物,在酸性条件下,可在酸性磷酸酶作用下生成para-nitrophenol。para-nitrophenol (p-nitrophenol)在碱性条件下,呈黄色产物,可以在400-415nm检测吸光度。产物黄色越
深, 说明酸性磷酸酶检活性越高,反之则酶活性越低。据此通过比色分析就可以计算出酸性磷酸酶活性水平。
包括标准品和空白对照,本试剂盒共可进行120个样品的检测。
包装清单:

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包装
P0326-1 检测缓冲液 15ml
P0326-2 显色底物 2管
P0326-3 p-nitrophenol溶液(10mM) 0.1ml
P0326-4 反应终止液 20ml
说明书 1份

保存条件:
-20℃保存,一年有效。显色底物和p-nitrophenol溶液需避光保存。
注意事项:
如果希望进行酶活性的绝对定量,进行酶反应时必须注意精确计时。此时推荐采用孵育30分钟等较长的时间,以减小操作过程中的时间误差。同时如果样品中酶活性较高,则可以预先适当稀释样品。
样品溶液中须避免出现各种酸性磷酸酶抑制剂。
一管显色底物配制后需当日使用完毕,因此请注意适当多准备一些样品一起检测,以避免试剂盒浪费。
p-nitrophenol溶液对人体有害,操作时请小心,并注意有效防护以避免直接接触人体或吸入体内。反应终止液有腐蚀性,操作时请小心,并注意有效防护以避免直接接触人体或腐蚀其他物品。
本产品仅限于专业人员的科学研究用,不得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,不得用于食品或药品,不得存放于普通住宅内。
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,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。 

使用说明:
1. 试剂准备:将所有试剂取出,恢复至室温使用。
a. 显色底物溶液:取一管显色底物,溶解于2.5ml的检测缓冲液中,充分溶解和混匀,冰上放置。新鲜配制的显色底物溶液需在6小时内使用。
b. 标准品工作液:取10μl p-nitrophenol溶液(10mM),用检测缓冲液稀释至0.2ml,最终浓度为0.5mM。
2. 样品准备:
a. 细胞或组织裂解液的准备:采用适当细胞或组织裂解液裂解细胞或组织,建议使用碧云天的P0013J Western及IP细胞裂解液(无抑制剂)裂解相关样品。如果有必要需进行适当匀浆,随后离心取上清,用于酸性磷酸酯酶的检测。注意:裂解液中不能含有磷酸酶抑制剂。样品可以-80℃冻存,但需避免反复冻融。
b. 血浆、血清和尿液的准备:血浆和血清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后可以直接用于本试剂盒的测定,但为了消除样品本身颜色的干扰,需设置加了血浆或血清但不加底物的对照。尿液通常也可以直接用于测定。上述样品可以-80℃冻存,但需避免反复冻融。
c. 样品的稀释:如果样品中含有较高活性的酸性磷酸酶,可以使用原有的裂解液或PBS等进行稀释,也可以采用试剂盒中的检测
缓冲液进行稀释。如果使用试剂盒中提供的检测缓冲液进行稀释,需注意保留足够的检测缓冲液用于试剂盒的检测过程。
3. 参考下表使用96孔板设置空白对照孔、标准品孔和样品孔。标准品的用量分别为4、8、16、24、32和40微升,样品通常可以直接加40微升。如果样品中的酸性磷酸酯酶活性过高,可以减少样品用量或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测定。样品的检测最好能设置平行孔或三复孔。


空白对照(Blank) 标准品(Standard) 样品(Sample)
检测缓冲液 40μl (80-x)μl (40-y) μl
显色底物 40μl 40μl
样品 yμl
标准品工作液 xμl

4. 用枪头轻轻吹打混匀,也可借助摇床进行混匀。
5. 37℃孵育5-10分钟。(说明:待测样品中酸性磷酸酶活性较低时,可适当延长孵育时间至30分钟)
6. 每孔加入160μl反应终止液终止反应。此时,标准品或有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孔会呈现不同深浅的黄色。
7. 在405nm测定吸光度。如果不能测定405nm,也可以在400-415nm范围内检测吸光度。如果不能立即测定,可以在数小时内完成测定,所显现的黄色在数小时内稳定。
8. 酸性磷酸酶活性单位的定义:在pH4.8,37℃条件下,每分钟水解para-nitrophenyl phosphate显色底物产生1微摩尔
p-nitrophenol所需的酸性磷酸酶的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。
9. 根据酶活性定义,计算出样品中的酸性磷酸酯酶活性。

相关产品:

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包装
P0013J Western及IP细胞裂解液(无抑制剂) 100ml
P0321 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 100次
P0326 酸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 120次
P0329 胎盘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 100次
P0332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 120次
P0335 抗氟离子酸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 120次


物质安全数据单
输入右侧验证码点击下载:
更换校验码
质检证书
输入批号搜寻COA
搜索
相关产品请点击如下按钮:
使用本产品的文献:
1. Tai H, Wang Z, Gong H, Han X, Zhou J, Wang X, Wei X, Ding Y, Huang N, Qin J, Zhang J, Wang S, Gao F, Chrzanowska-Lightowlers ZM, Xiang R, Xiao H.
.
Autophagy. 2017 Jan 2;13(1):99-113. (IF 9.77)
2. Yu H, Yang Y, Jiang T, Zhang X, Zhao Y, Pang G, Feng Y, Zhang S, Wang F, Wang Y, Wang Y, Zhang LW
.
ACS APPL MATER INTER. 2019 Aug 7 11(31):27536-27547. (IF 8.758)
3. Zhu L, Guo D, Sun L, Huang Z, Zhang X, Ma W, Wu J, Xiao L, Zhao Y, Gu N.
.
Nanoscale. 2017 May 4;9(17):5489-5498. (IF 6.895)
4. Liu X, Wang J, Lu C, Zhu C, Qian B, Li Z, Liu C, Shao J, Yan J.
.
Chemosphere. 2015 Apr;124:10-21. (IF 5.778)
5. Cui D, Ma J, Liang T, Sun L, Meng L, Liang T, Li Q
.
Int J Biol Macromol. 2019 Sep 15 137:829-835. (IF 5.162)
6. Kang H, Yang K, Xiao L, Guo L, Guo C, Yan Y, Qi J, Wang F, Ryffel B, Li C, Deng L.
.
Front Immunol. 2017 Oct 16;8:1312. (IF 5.085)
8. L Deng, F Chen, L Jiang, HM Lam, G Xiao.
.
Plant Breeding. 2014 Jun;133(3):348-55. (IF 1.662)
9. Zhang C, Wang Q, Xi X, Jiao J, Xu W, Huang J, Lai Z.
.
INT J CLIN EXP PATHO. 2015 Jan 1;8(1):655-9. (IF 0.252)
10. Li MF, Wang C, Sun L.
.
Infect Immun. 2015 Feb;83(2):583-90. (IF 3.201)
13. Ji X, Xu B, Yao M, Mao Z, Zhang Y, Xu G, Tang Q, Wang X, Xia Y .
.
Toxicology. 2016 Dec 30;374:10-17. (IF 4.099)
14. Li Y, Song X, Wang W, Wang L, Yi Q, Jiang S, Jia Z, Du X, Qiu L, Song L .
.
Dev Comp Immunol. 2017 Jan 31. pii: S0145-305X(16)30442-6. (IF 3.192)
15. Zhu L, Kang H, Guo CA, Fan WS, Wang YM, Deng LF, Yan ZQ .
.
BIOCHEM BIOPH RES CO. 2017 Feb 26;484(1):64-70. (IF 2.985)
16. Zhu L, Kang H, Guo CA, Fan WS, Wang YM, Deng LF, Yan ZQ.
.
BIOCHEM BIOPH RES CO. 2017 Feb 26;484(1):64-70. (IF 2.985)
17. Li Y, Song X, Wang W, Wang L, Yi Q, Jiang S, Jia Z, Du X, Qiu L, Song L.
.
Dev Comp Immunol. 2017 Jun;71:59-69. (IF 3.192)
18. Tian Y, Lu T, He F, Xu Y, Shi H, Shi X, Zuo F, Wu S, Ye J
.
COLLOID SURFACE B. 2018 Jul 1;167:318-327. (IF 4.389)
20. Guijuan Yu, Weihao Ou, Qinghui Ai, Wenbing Zhang, Kangsen Mai, Yanjiao Zhang
.
Fish Shellfish Immunol Rep. 2021 Oct 25;2:100031. doi: 10.1016/j.fsirep.2021.100031.
21. Shi Qi Zuo, Can Li, Yi Lun Liu, Yue Hao Tan, Xing Wan, Tian Xu, Qiang Li, Li Wang, Yong Li Wu, Feng Mei Deng, Bin Tang
.
FEBS Open Bio. 2021 Oct;11(10):2705-2714. doi: 10.1002/2211-5463.13263. (IF 2.231)
购物车
会员
顶部